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鄧白平 廖雯雯)近日,在文明鋪鎮人民調解室內,一起跨越三年的刑事糾紛終告平息。李某與王某因言語爭執引發斗毆、報復、刑事追責,矛盾逐層激化。祁陽市委政法委統籌公安、法院、司法、鎮政府等部門聯動攻堅,最終促成雙方簽署和解協議,為基層“積案難解”難題提供了破題樣本。
一句“話巴”牽出刑事連環案
2023年10月,文明鋪鎮龍江橋村村民李某出于好心幫王某趕鴨子,因說話帶有“話巴”(口頭禪),兩人從言語爭執升級至肢體沖突,李某揮拳致王某肋骨骨折,構成輕傷二級。文明鋪派出所初次調解未成,王某索賠10萬元遭拒,矛盾首次激化。2024年4月25日,法院判決李某犯故意傷害罪,判處有期徒刑一年,賠償王某因受傷造成的經濟損失共計26825.6元。因身體原因,李某無法服刑,也拒不履行民事賠償。王某心生怨恨,為報復竟動用私藏火銃、自制煙花炮攻擊李某(未遂),王某因非法持有槍支罪被判處拘役三個月,緩刑四個月。但王某也拒不接受社區矯正,于2024年11月用木棒打傷李某,雙方陷入“以暴制暴”惡性循環。
案件暴露三重治理困境
一是法律意識淡薄。雙方拒認判決效力,王某揚言“至死方休”,李某凍結資產仍拒賠,矛盾得不到化解。二是執行現實障礙。李某因身體原因無法收監,又無財產可執行,刑事民事雙雙落空。三是安全隱患突出。兩家相距不過50米,報復性暴力事件隨時可能重演,不可控性極大增加。
聯動攻堅化解積年難題
近日,祁陽市委政法委組織公安、法院、檢察、司法、文明鋪鎮政府、兩村支書等部門聯合調解,按職責分配工作任務。當天下午,文明鋪鎮政府安排政法辦、派出所、司法所、村干部等多方力量,以情動人、以理服人,深入挖掘雙方的心理需求,逐步縮小分歧點,最終促成了和解:李某家屬愿意賠償王某醫院費,王某也同意諒解李某,同時履行各自的民事賠償責任。祁陽市司法局特事特辦,為兩人辦理了入矯手續。至此,這起跨越了三年的糾紛得到化解。
從“一句話結仇”到“一紙書言和”,這起跨度三年的糾紛印證:基層治理既要有判決書的“硬度”,更需調解網的“溫度”。祁陽市以“多級聯動”打通司法為民“最后一公里”,為推進訴源治理提供了鮮活樣板。
責編:左爽
一審:左爽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